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星際大戰7:原力覺醒


剛剛看完回來,興奮地睡不著覺啊啊啊!!

大家常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可是這次JJ很有誠意地回應了星戰迷的所有期待啊!如
果你在看到預告,聽到韓說:「We're  home.」的時候有股熱淚盈眶的衝動,那麼相信我
你絕對不會失望。


整部電影,滿滿的都是對星戰的愛,小自佈景、台詞,大至整個劇情的結構,全部都是對
過去星戰系列的致敬,也是對所有星戰迷的回應。

熟悉的臉孔、熟悉的暴風兵,熟悉的鈦戰機還有X翼戰機,還有更大顆的死星!

芮住在AT-AT步行機的那個後拉鏡頭,更是讓我心中的小男孩忍不住發出尖叫。

此外,電影選擇從芬恩這個叛逃暴風兵的角度切入,實在是非常聰明的主意,它讓老星戰
迷可以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熟悉的星戰世界,也帶領著新的星戰迷進入這個他
們早就耳聞大名,卻來不及參予的世界。

特別是韓在千年鷹號對芬恩和芮說:「沒錯,這都真的!」那個時候,他不像是我們認識
的韓,更像是一個對著孩子驕傲炫耀自己所愛的父親。

原力覺醒就是這樣的電影,它不只是宣告星戰的回歸,更企圖喚起新世代的覺醒。

--只不過好話說完了,還是得說些不好的。

首先,最讓人不能接受的,就是這次的反派怎麼可以弱成這樣啊!

雖然說芮主角光環強大,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不用受訓原力就用得嚇嚇叫,可是你也太
廢了吧?你好意思說你想要繼承維達的遺志嗎?你以為戴了個面具就屌了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你拿下面具是更不能看啊。

我明明記得星際大戰是關於絕地武士的故事,不是魔法師啊,為什麼佛地魔和石內卜會在
這裡出現!你們跑錯劇場了吧?誰來把他們抓回去啊?

再來是韓,你忘了歐比旺的教訓了嗎?人家是絕地武士耶,你是誰?不過就是個老爸,很
了不起嗎?你沒有看到導演和編劇又搞了一段「大家來找機器人」的故事,一開始的背景
也在沙漠,最後又安排了一顆死星。

你難道沒有一種:「接下來應該要有個被徒弟背叛的師父,還有一個戴著面具的徒弟,然
後師父會被徒弟殺死」的感覺嗎?你身上死旗插滿滿的了耶!如果說是狹路相逢就算了,
自己出去送死是怎樣啦!片酬談不攏嗎?第五集的時候你就因為片酬談不攏被冰凍了,還
不好意思說「I'll be bak.」改說那句真得很帥的「I know.」

可是你現在真的死了啊啊!!

還有其他拉哩拉雜的,像是除了很帥,還有重逢讓我小感動其他就沒屁用的波,路克那個
根本不像是「藏身處」而更像是「想要我的財寶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我
把所有財寶都放在那裡。」的航海路線圖,警備薄弱到靠盃的放大版死星,暴風兵在裡面
繞半天抓不到人,主角群自己找人就找得很順利,還可以跑去找兒子拉賽。

對了,所以路克到底發什麼神經啊?上次尤達發神經說出:「因為我失敗了,所以我要自
我放逐。」的中二屁話的時候我已經很崩潰了,你這次想要給我什麼理由?

「因為我的徒弟不但背叛了,他還打不贏一個原力剛覺醒的小女孩,甚至連和沒有原力的
路人決鬥都會掛彩,我覺得我的人生沒有意義了,所以我要自我放逐QAQ」

如果你這樣說我可能會原諒你...。

說到這裡,忍不住開始期待續集了,最後結尾的地方真的很過份啊!!

(雖然中間我一直擔心會不會結尾在出發尋找路克,如果是這樣我一定會崩潰...)

下一集的導演Rian Johnson是個擅長描寫角色情感的傢伙,他的《迴路殺手》很成功地描
寫了一個失去親情的殺手,如何在另一個孩子身上得到救贖的故事。

我猜,這個模式很有可能被複製到接下來的續集裡面。

啊啊我怎麼已經有種完全猜到後面劇情的的感覺囧

所以唯一的爆點只剩下史諾克是誰囉?

反正忍的身世上上映前大家早猜到了,芮的身世又暗示的這麼明顯。

雖然不排除是故意誤導,可是很明顯這系列打算走中規中矩的路線...。

最後,2017年還有好久喔QQ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繪畫入門書籍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要推薦大家幾本書籍,幫助完全零基礎但想要自學繪畫的朋友。

按照程度深淺進行排序,分別是:《一枝鉛筆就能畫》、《看到什麼都會畫》、《鉛筆畫新手的第一本書》、《會拿筆就會畫》、《擅用左腦學素描》這五本書。


《一枝鉛筆就能畫》非常適合真正的,完全沒有繪畫經驗的讀者,裡頭全是非常簡單的塗鴉練習,不過卻能幫助讀者建立良好的基礎,基本上是必讀的一本書。

《看到什麼都會畫》和《鉛筆畫新手的第一本書》都是偏重從結構的角度指導讀者如何觀察和描繪物體,前者比較簡明易懂,後者比較全面,《會拿筆就會畫》的方向比較不同,沒那麼重視結構,也不只講素描,更偏重整個繪畫觀念的建立。這三本書建議可以依照個人喜好選擇其中一本就好。

最後的《擅用左腦學素描》非常特別,特別針對「如何測量」這個主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並且提出了一個不同於傳統的測量體系,由於觀念很簡單,所以雖然內容很好但是不建議購買,去書局花點時間翻一翻就好了。


原文書名:You Can Draw in 30 Days: The Fun, Easy Way to Learn to Draw in One Month or Less
繁體翻譯:一枝鉛筆就能畫:30天一定學會,超有趣又簡單的繪畫技巧
簡體翻譯:30天学会绘画
作者:Mark Kistler
譯者:連緯晏
出版社:木馬文化

購買連結:博客來



--


原文書名:How to Draw What You See
繁體翻譯:看到什麼都會畫
簡體翻譯:美国素描基础教程
作者:Rudy De Reyna
譯者:謝凱蒂
出版社:天下文化

購買連結:博客來



--


原文書名:The Art of Basic Drawing: Discover simple step-by-step techniques for drawing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s in pencil
繁體翻譯:鉛筆畫新手的第一本書:3個步驟、81個範例,教你學會用鉛筆畫各種主題
作者:Walter T.Foster
譯者:力耘
出版社:遠流

購買連結:博客來




--


原文書名:Keys to Drawing
繁體翻譯:會拿筆就會畫:55個保證學會的素描訣竅
簡體翻譯:素描的诀窍
作者:Bert Dodson
譯者:吳琪仁
出版社:木馬文化

購買連結:博客來


--


原文書名:Drawing in the digital age
簡體翻譯:世界繪畫經典教程--善用左腦學素描
作者:許偉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購買連結:博客來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人體與動物結構特輯


原文書名:Imagine FX PRES ANATOMY essentials 2014
繁體翻譯:人體與動物結構特輯
作者: Claire Howlett/Editor
出版社:新一代圖書

購買連結:博客來

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前面講人體結構,後面講動物,最後是綜合技法(沒什麼系統,與其說是教學不如說是個人心得)

負責人體結構的是Ron Lemen,他還在The Gnomon Workshop出過一套詳細解說頭像素描的影片,比這本書的內容更深入(這本書的重點在結構,對於細部的素描技法沒有太多著墨)

動物的部分是由Marshall Vandruff負責,他在The Gnomon Workshop也有一套影片教動物結構,內容基本上相同。此外他目前也在YouTube和Stan Prokopenko共同推出了線上教學影片--而且,是免費的!

這本書的優點,我想就是「清楚」兩個字,透過簡單明瞭的圖片,把複雜的肌肉解剖轉換為簡單的結構,幫助讀者用最快的方式掌握描繪會志人體和動物的重點。

不過相對地,這本書也就缺乏細部的解剖圖,也沒有太多「成品」的範例。所以如果想要再深入,可能還是需要一本專門的解剖書籍(未來有機會再介紹)

不過如果對於初學者,或者想要走動漫風格的人來說,這本的內容絕對足以應付你的需求!

下面是幾張書籍的內頁預覽: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陳弘耀和他的漫畫理論


陳弘耀,台灣漫畫家。

1964年7月22日出生於台北,兒時夢想是製作動畫長片,因為在畢業展時選擇卡通影片製作遭到復興美工退學,之後考量台灣環境,放棄動畫選擇漫畫,創作有《大西遊》和《一刀傳》等作品,之後考量台灣環境,放棄漫畫選擇插畫。2015年8月27日在家意外跌倒,送醫不治。

點燈基金會節目專訪:畫ㄤ仔的魔法師



陳老師連載《一刀傳》的時間是1989年,我還沒出生。我能夠知道他,是讀了他在2009年到2011年期間,在個人網誌連載的「無責任漫畫教室」系列文章。只可惜在2013年無名小站關閉之後,可能不熟悉如何備份文章,陳老師的文章並沒有搬到他的新網誌airman studio(不過裡面仍然有不少陳老師的作品可以欣賞)

於是,多數人根本沒有機會認識他。

龐畢度亞洲動漫展介紹影片:漫畫家的魔法



但是幸好,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曾經轉載陳老師的教學文章:

【漫畫製作教學】動態分鏡的節奏與技巧(上)
【漫畫製作教學】動態分鏡的節奏與技巧(下)

在這兩篇文章裡面,陳老師談到了他的「動態分鏡」理論:
「動態分鏡」這門學問其實有點難講,上一回我們談到利用小道具與一些漫畫語言的技巧,幫助塑造角色性格,這比較是屬於「靜態分鏡」---即使當中有帶到角色的動作或身手,但是在文學上都比較是屬於「直線敘述+隱喻」這種「利用非動作性的象徵符號、去堆疊鋪陳」的技巧。而「動態分鏡」,則是利用(事件)動作的進行、交叉、持續、衝突或相互作用之後,將劇情或一個事件繼續推進往前的戲劇技巧。
可是什麼又是「靜態分鏡」?不知道相對於「動態分鏡」的「靜態分鏡」,又怎麼知道他口中的「靜態分鏡」是什麼?這種片面的資訊雖然寶貴,卻是很難讓人理解的。

接下來,我將會大致介紹陳弘耀老師的漫畫理論,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位被遺忘的大師。

1.漫畫語言
一、漫畫是一門將不同畫面排列組合,而產生新的詮釋意義的藝術(這點與電影相似,但表現語言卻大不相同)。 
二、因此,關於漫畫裡的「表演」,通常最重要的並不是依靠人物的演技(如表情、動作等等~雖然「演員們」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表現仍然很重要),而是「如何將不同的元素(格子的形狀、大小、排列方式以及全頁、跨頁、隔頁的效果、構圖、角度、光影、氣氛、鏡頭……等等)做最適當的安排,藉以表現出最生動的故事」。 
三、並排連續的格子(無論直、橫)在閱讀上會感覺比隔行時快,而在連續幾個短鏡頭(特寫)的跳接時,縱向的連續格子比橫向的連續格子在閱讀上的感覺通常更快速些,至於速度的拿捏,就必須依賴作者的節奏感了~ 
四、格子的形狀、大小變化是漫畫特有的語言,務必要強加運用~但並不表示越花俏就越好。有時候看似單調的格子或構圖安排,也可能更能夠突顯特殊敘事的效果。 
五、一段戲裡能夠運用的元素(背景、道具、人物、動作、聯想…)愈多,分鏡的安排便能夠愈靈活。
首先是「排列組合」,下面這張圖右邊是草稿,左邊是決定稿。

兩者的差異非常小,只有一個:最下面兩個的順序調換了!

為什麼?因為草稿是「某人伸出頭,看到XX」的直述句,決定稿是「看到XX,某人OO」的倒裝句,更增添了一層偷窺者想要再深入窺探的意味(同時也勾起讀者翻頁的慾望)


其次是「表演和格子的運用」,同樣的右邊是草稿,左邊是決定稿。

這裡的變化是把第二格和第一個並排,拉長第三格,加入第五格特寫。

用意是什麼呢?首先是加高公公(背影)發問到小嘍囉受到驚嚇摔掉酒杯的時間(並排的速度>隔行的速度)其次是加強酒杯摔碎的力道,於是第四格的大仰角的突兀也因此降低。最後的特寫除了同樣增加獨者翻頁的慾望之外,也形成了攝影機「推/拉/推」的效果。

此外,還有個小變化是高公公的鏡頭角度在決定稿中增加了小幅度仰角,這是為了彌補畫格被壓縮之後失去的權力優勢--佔據畫面的大小、拍攝的角度會給人不同的感覺,佔據畫面越大,仰視的角度越大,會給人會有威嚴的感覺,不管是漫畫還是電影都是如此。


接著是「不同元素的應用」,使用不同的鏡位、構圖和物件來暗示角色關係。

下面四張圖總共八頁,是連續的劇情。

第一頁,黑暗中有人出聲叫「老大」,結果回頭的是貓頭鷹。接著小嘍囉現身,他在畫面中的比例卻比狗還要小。然後小嘍囉開始替自己找藉口,從頭到尾,老大都被椅子擋住了,最後趕走他的時候雖然轉過身來,但因為逆光還是看不到臉。

老大趕走了小嘍囉之後,叫來了另一個人。

此時老大一開始就是正面對著他,而且貓頭鷹也變成了正常的大小。然後開門,進來的人是個仰角(表現威嚴)不過翻頁後馬上特寫老大的手,並且給了老大一個大仰角--雖然孔巴(新來的)比剛才的小嘍囉強了許多,但是老大還是老大。

最後他領命離去的畫面是個長方格,分別是老大、狗、還有孔巴。

另外這段劇情還有個和分鏡無關,卻和角色塑造有關的情報:老大喜歡居然玩遊戲!


2.動態分鏡

前面的部分,談到的基本上都是「靜態分鏡」,接著談「動態分鏡」,陳老師曾經說過,讓他領悟到原來漫畫還可以這樣畫的,是大友克洋的《夢的蒼穹》中一個子彈掃射的分鏡。


「動態分鏡」的原則是:
鏡頭切得越碎、速度越快、鏡頭越大塊、速度就緩、而快與緩之間的調和,就是導演、也就是漫畫作者說故事的方式與企圖---你想要給觀眾什麼樣的時間感,在這一段劇情裡?
下面這張圖,第一格是中景橫長格,然後三個直列並排的特寫碎鏡頭,第五個是個非常窄的長方格,緊緊夾著被圍攻者的臉,這是在時間和情緒上的雙重壓縮。

大方格加上台詞,然後又是三個碎鏡頭。

接著大長方格遠景,節奏稍緩,俯角交代環境,長格和構圖引導視線,懸崖增加危機感。

然後狼牙棒下壓,柳長生刀斷、吐血。

左邊兩格是個正反拍,上圖柳長生被壓到格外,狼牙棒的構圖形成一個直線。雖然不是碎鏡頭,節奏仍然非常快速。


不過這裡要補充說明,所謂的「節奏快」不等於時間流逝的速度,我在漫畫的時間表現(上)曾經用安達充的《鄰家女孩》進行說明。


右半頁第一格投手準備投球,大格方框中景。

第二格教練和小南的臉部,還是大格方框但是換成了近景。

第三格打擊者揮棒。接著是兩個斜框特寫,對像卻是上一格明明已經被捕手接住的球還有不知道是誰的腳--造成的結果是視覺和心理的跳躍,速度飛快。

可是來到左半頁,同樣的分格形式,特寫的對象改成人物特寫後,造成的卻是「快速切入的靜止畫面」,效果和前面並不相同。

由此可知,「小格+斜框+特寫」帶來的是「畫面切換」的速度,而不是「畫面流動」的速度。畫面迅速切換後的時間流逝,還會受到畫面內容而有所影響,也就是「鏡頭」剪輯呈現的時間差。

--

上面說的,是我對陳老師漫畫理論的理解。

我們可以看到老師的用心,和對鏡頭語言的鑽研。可惜直到他過世為止,都沒有機會出版有體系的理論書籍(如果對分鏡有興趣,楓書坊有翻譯日本漫畫家菅野博之的漫畫企劃講座3漫畫密技,大家可以參考)

想到最近為了想要了解更多分鏡相關的知識,正在猶豫要不要參加角川的漫畫課程。

只是那個價錢實在是讓人卻步,雖然他們不斷強調「去日本學更貴」的狀況。

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只能去日本學呢?

是什麼導致了台灣漫畫如此的窘境,是因為沒有人才嗎?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