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剪輯之道



影片出處:The Editing of MAD MAX: Fury Road

One of the many reasons MAD MAX: FURY ROAD is so successful as an action film is the editing style. By using “Eye Trace” and “Crosshair Framing” techniques during the shooting, the editor could keep the important visual information vital in one spot…the Center of the Frame. Because almost every shot was center framed, comprehending the action requires no hunting of each new shot for the point of interest. The viewer doesn’t need 3 or 4 frames to figure out where to look.

《瘋狂麥斯:憤怒道》作為一部動作片能夠如此成功,仰賴許多原因,其中它的剪輯風格更是功不可沒。透過運用「視線追蹤」和「十字景框」的攝影技巧,剪輯師得以將最重要的視覺衝擊保持在一個位置--畫面的中央。由於每個鏡頭都被設置在畫面中央,觀眾可以輕易掌握動作的連續性,不需要費力尋找其它視覺元素,更不需要經過兩三個畫面還搞不清楚到底要看哪裡。


“Eye Trace” is another editing technique that posits that you can guide the viewers eye and make them look where you want... An arrow shot from a bow flying left to right on screen of one shot…will seamlessly cut with a whip pan into the next shot that has a target and an arrow already stuck into it still quivering from the impact. Your eye is tracking the arrow left to right and your brain expects it to hit somewher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creen in the next shot. The viewer never sees the arrow make contact and doesn’t need to. A properly placed sound effect will convey the energy and impact. Apply this same technique to the punches, gunshots, spears, car crashes or any other shot in MAD MAX:Fury Road and you can see how much easier it makes the action to follow.

「視線追蹤」是另一個可以用來引導觀眾視線的技巧……前一個鏡頭,一枝箭從畫面的左邊飛向右邊,然後一個快速的橫移進入下一個鏡頭--那把箭已經射中了目標,尾端還在顫抖。你的眼睛跟著箭矢由左往右,同時你的大腦預期它在下個鏡頭會射中螢幕右邊的某個地方。觀眾從來沒有看見箭矢接觸目標的剎那,事實上他們也不需要,只要適當地加入足夠音效,就可以傳達出撞擊的力量。同樣的技巧可以應用在打擊、開槍、拋擲長矛、車輛撞擊或者任何其它你在《瘋狂麥斯:憤怒道》裡頭看到的鏡頭,於是你可以發現呈現一連串流暢的動作場面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情。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Bruce Timm的蝙蝠俠動畫故事板

這是Bruce Timm製作的,1992年蝙蝠俠動畫的片頭。



下面是它的故事板(Storyboard)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法櫃奇兵》的電影和漫畫比較

《法櫃奇兵》是我小時後印象最深刻的電影,也是少數長大後還重複看了好幾次,每次都能有所收穫的電影。這幾天我突然發現,它居然有漫畫版!

身為一個專業的粉絲,當然要馬上找來一睹為快,沒想到不看還好,看了差點吐血啊。

就拿電影開頭的段落來說吧:





電影使用了十二個快速剪輯的鏡頭,只用了十六秒,不需要任何言語就可以讓我們完整認識這個角色--從他的帽子、皮鞭到他的警覺和老練,從外表到內在,一個冒險家的形象就這麼鮮明的烙印在觀眾心中。

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前我們只能看到瓊斯的背影,和經過特寫的雙手。




接著漫畫是怎麼表現的:不只是特寫他的手,還把他的臉給露出來了(他到底為什麼要把帽子拿下來?帽子才是他的本體你不知道嗎?)然後是美漫冗長的內心台詞,原本的俐落感完全不見啦!更別說你的鏡頭怎麼這麼沒有變化?看了多悶啊。


還有,這部漫畫似乎是為了刻意避開電影用過的構圖,居然把名場面的構圖給換了!

當然啦,構圖這種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可是你要知道,咱們史匹柏伯伯,最喜歡的就是這種「使用前景物件置造景深」的構圖啊!更何況你想要把人換到前景沒差,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這樣就看不到主角的表情了呢?你看看那嘴角多銷魂啊?

還有啊,電影裡的瓊斯明明就在進洞口前就抓了把沙子,你卻讓他在看到寶物才開始裝,這兩者的程度差了多少,應該不用我多說吧?


而且史匹柏伯伯使用「使用前景物件置造景深」的構圖可是出神入化喔!

像是這張瓊斯回到學校的鏡頭,地球儀和文物部但是製造景深的前景物件,更是「框住(Framing)」瓊斯的構圖方式--而且他們還分別象徵了瓊斯體內的學者和探險家兩個矛盾且充戲劇張力的性格。

結果漫畫卻把文物丟了,還把地球儀給遮了大半。


其他幾個莫名更改構圖的例子還有:


不過抱怨歸抱怨,其實John Buscema的功力還是遠非我能質疑的等級。

他和Stan Lee合著的漫畫教學書還是美漫界的經典,更別說前陣子他創造的奧創才在大螢幕發光發熱呢(?)

總而言之,這篇文章主要想要指出的還是《法櫃奇兵》的幾個優點和史匹柏伯伯的特色,而身為一個小粉絲,看到電影改編漫話居然完全捨棄了這些原有的優點,內心深處實在不是很能接受--只是客觀來說,兩者媒材不同,創作次序也不同,漫畫作者想要另求突破也是情有可原。